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莫不谷和不岸船共同轮值。一直在更新《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系列,久违地收到了“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的信号。收到不岸船这封来信时,细读字里行间,有非常多感动和振奋的瞬间,一方面是因为不岸船在游荡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留在原地无法获得的自由和解放,让人忍不住与之共喜;另一方面是看到她偶尔会引用和使用我曾经在创作中使用的语言和词汇,让我有一种女性游荡者在创作的世界里相互对暗号的感觉。
“当离开自小习惯的支持系统时,我惊讶的发现我的世界没有崩塌反倒是更辽阔了。游荡让人长出脊骨,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基本生活常识的掌握和勇敢又向往未知的心,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我们整个世界文化的主流语境中,“家庭”总是温暖的港湾。在中国文化里更是有可怕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规训。但是绝大部分东亚家庭,才是控制,暴力,打压,否定,摧毁等一切恶意的法外之地,仿佛只要在家庭中发生的,一切恶行都变得温情。
为什么“父母在,不远行”呢?是怕孩子远行了,人就会独立起来,继而发现父母的控制不合理且有毒吗?走出家门,走出故国故土,可能是一个成年人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信心最有效的方式。对于女性而言,甚至可能是独立,不受捆绑和束缚地活着的唯一方式。
所以我想千万次地不厌其烦地鼓励所有女性朋友出门游荡,因为出门了远离某种规训和控制后,你会发现,你比你想象地更自由,你比这个社会给你设置的角色更有力。外面的世界不是一切都好,常常还麻烦多多,但是能应对麻烦的你,会让你积累无数活着的信心和对自我的确信。
而且常常出去之后,你才会发现过去习以为常的一切多么荒诞。不岸船讲到她在出门游荡时最害怕接到妈妈的电话。我就想起前两天和我妈妈回电话,在荷兰樱花漫天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坐在草坪上铺满樱花的椅子上和我妈妈battle了起来,因为我妈妈每个月辛辛苦苦冬天起早去幼儿园做饭,每个月收入大概一千多元,然后我们那个地方吃不完的酒席,每次吃酒席就要上礼500元,有时候一天甚至要去吃两家,我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就花完了。她辛辛苦苦挣到的钱,没有花到自己的身上,没有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和口腹之欲,被全数地交给了别人。我已经和我妈妈爸爸说了好几年让它们不要再去吃酒席,给别人上礼,因为我不会结婚生子,它们收不回来这些礼金,所有的投入都是在打水漂,literally为它人做嫁衣。甚至为了帮助它们解脱,我还建议它们宣扬自己信耶稣了(农村地区信了耶稣就不必再搞这些人情礼节)。但是那天打电话时,我妈妈坚持说:“别人都吃酒席你怎么能不吃?别人都给上礼金你怎么能不上?你同学给你打电话说她们要结婚了你能不给人家发红包转账吗?”
我当时听到这3个问题太震惊了,因为我妈妈觉得“别人”的生活如此正当且必须服从。我和我妈妈说的是:“我要是想过“别人”都在过的生活,我就不会万里迢迢千辛万苦离开中国来到荷兰了。”以及最后那个问题我也很震撼,除了刚毕业那一两年,有两个初中和高中同学给我发过这种消息,最近这五六年,我从来没收到这种来自国内的信息和电话。我没有这样的同学和朋友了。我的朋友里当然有已婚已育的(国内没有,都在欧洲,欧洲起码有法律和社会福利保障婚育女性的基本权利),但是她们没有谁需要我给她们出礼金。倘若我有国内的女性朋友要结婚,收到的可能不是我的礼金,而是我劝她三思的回复。
那天我突然想到,中国的礼金这件事,和中国的房地产,股票市场,养老金账户都是一样的庞氏骗局。让人总是无意识且认为这理所应当地掏出自己的金钱,把辛苦挣得的收入投注给一个未来允诺回报但是时时爆雷的地方。人为什么不能把钱留给自己,花给自己呢?因为那样就不好掌控了!你一直掏出礼金,你自己或者你的后代不结婚你就会亏,那你就要push自己或者自己的后来结婚生子来收回自己的投入,这样这个国家的结婚率和生育率才能有保障,这个游戏才能千秋万代玩下去。“套牢”就是这么来的,你必须被套住才会牢牢地留在这个地方,做牛做马也得忍耐,才能不辜负自己当时认为理所应当掏出的沉没成本。
游荡就是一次“离场”,I don’t play this game.
祝福大家都能一次次离场,别玩他们的诈骗游戏,我们创造独属于自己的诚实游戏。
推荐两个内容:
接下来请接收来自不岸船的游荡信号!
写在前面:
莫不谷、霸王花、金钟罩,你们好!我是不岸船,祝你们生活愉快。无论是女性主义与消费主义,还是无限游戏与游荡世界,你们真诚勇敢的表达无数次带我去到未曾抵达过的远方。在摇摇欲坠的世界,希望感与可能性是你们送给我最好的礼物。你们真挚又热烈地邀请大家去创造,去书写由个体生命经验与时代洪流交织而成的滔滔生活,作为被你们的洞见启发过、被你们的热望点燃过的女性,我也想通过创作的方式,与你们以及女性朋友们分享我的游荡之旅,这次带着勇气出发被回馈以巨大好运的游荡让我相信,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可以靠『你是你』这件事情游荡世界。
去年九月份毕业回家准备考研,男人的愚蠢与一意孤行让整个家庭长时间处于经济匮乏的状态,贫瘠的人无法给出有安全感的爱,妈妈一再暗示我需要找一份工作不能再和家里要钱了,接下来的半年我都在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兼职,学习焦虑与经济压力对人的耗损是巨大的,最崩溃的时候哭到发抖,害怕没有读书的机会,也恐惧未来读研三年不能实现经济独立。但人生总有一些触底反弹的奇遇,没有想到在考研期间的兼职给了我游荡世界的第一张门票。
在考研初试的前几天兼职机构的校长给我打电话,说我很擅长与人沟通所以问我考完试愿不愿意去海南工作一个月,住行报销之外还有比兼职要高许多的工资,在这之前我只和她见过两次。作为一个从小在内蒙古长大的小孩,草原的外面还是草原,海岛风光对我的诱惑太大了。在听得意忘形有一期关于许愿的播客时我许下的愿望是想看生命中未曾有过的风景,那一瞬间真的觉得自己收到了来自宇宙的心想事成。家人极力和我讲未知的风险,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没有坐过飞机出门的小镇女孩怎么能独自去如此遥远的地方工作生活,可比起忍受很多时刻都让我痛苦万分的家庭,我愿意迈出一步对陌生的人交付信任,我也相信一个勇敢出发的人总会有不错的运气。
于是在一年的时间轴快要到终点的时候,我的时间奇妙地倒带到了沸腾的夏天。来到海南的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一些,它粗粝、精打细算但又绝对自在。整段旅程我对自己唯一的期待与祝福就是活在当下。不管在前方有多少由焦虑织成的密密麻麻的网,我都有资格享受当下的快乐与安宁。在陌生的城市生活能最大程度感受到不被凝视的自由,随时加入路边跳舞的队伍,随时在海边睡大觉。在公交车上睡到终点站被叫醒,一边看落日一边在沙滩上狂奔。走在世纪大桥上看着下面大片的椰林和涌动的海水在风中摇荡,想着要是纵身一跃将生命定格在这最辽阔的时刻真是不错。以为自己关闭了叫车页面边骑车边看着导航寻找目的地,结果叫车成功司机看着我的定位找到我说你跑得还挺快。骑着共享单车在大街小巷穿梭探险,恍惚间有一种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错觉。
《芭比》里面最动人的镜头是她来到真实世界流下的那滴眼泪,我在这里有无数个瞬间能共情到那滴眼泪。去公园看到穿着色彩艳丽的衣服在街角树下人群聚集的地方打鼓的阿姨,她将沸腾的生命力慷慨地挥洒给每一个路过的人。和同龄的女孩子聊天,天南海北的我们面对着同样的性别与原生家庭困境:默认不属于自己的继承权,紧张的就业与升学形势,虎视眈眈想把你嫁出去以求回报的母父长辈。我们谈论痛苦共享脆弱,通过speak aloudly的方式排出东亚社会埋在我们身体里的毒素,认识到很多观念都是bullshit后就不会选择在自我否定与自我规训的漩涡中打转。
人终究还是醒来最好,好过被谎言愚弄一生。印象很深的是在海边与独自一人的阿姨结伴同行,她和我聊起她与女儿的故事,她说自己从小就不要求女儿做家务,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这件事情和人的自我成就是没有关系的,她的女儿应该将珍贵的生命能量放在对世界与人生的探索上。作为一个不做家务就会被妈妈苛责的小孩,听到这样的话很难不掉眼泪。原来真的有如此勇敢又开阔的妈妈,她会亲手斩断女儿身上那根「成为奉献者」的锁链。
在海南的一个月,依次在四个城市工作生活,从最开始的三亚到万宁,再从万宁到陵水最后到海口,每到一个新地方都有两三天可以自由游荡的好日子,这是我此前生命中从未感受过的流动性,和它带给我的新鲜与满足相比,工作上的疲惫倒显得微不足道。当离开自小习惯的支持系统时,我惊讶的发现我的世界没有崩塌反倒是更辽阔了。游荡让人长出脊骨,与人沟通的能力、对基本生活常识的掌握和勇敢又向往未知的心,让我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一想到这一切美好不需要花费任何金钱我还能因此获得收入,就情不自禁地想为勇敢出发的自己振臂高呼。
在游荡的过程中很悲哀的一件事就是我害怕接到来自妈妈的电话,无论我多么热情地同她分享我的欢愉,她还是会孜孜不倦地为我勾画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不停地说她没有办法理解我对独自出门的热爱,她不认为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生活可以体验到幸福。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够对我想要的生活给予充分的尊重与真诚的祝福呢。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自由是一位邀你踏入舞池的舞者,要体会她的美和激情,你必须也要学会跳舞。”在海南为期一个月的游荡之旅让我看到美好的风景与丰富的生命样本,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十分热爱且擅长与自由共舞的人。这一点让我对之后很多年的人生都有了期待,无数个远方都可以与我有关。
最后,以史铁生在《病隙随笔》的那句话做为结尾:“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我原是不住的游魂,原是一路汇聚着的水流,浩瀚宇宙中一缕消息的传递,一个守法的公民并一个无羁无绊的梦。”祝所有女性朋友们都成为一棵会飞的树,抽条生长,一碧如洗,游荡万水千山。
女性去世界游荡,不仅拓宽了自己生活可能性的边界,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朋友行动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有正在世界游荡的女性朋友想分享自己的体验,加入到“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创作中,欢迎来信给我们的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提示: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延伸信息:和你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也共同探寻日常之外的可能性。当我们从名义上的学校毕业以后,我们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日常生活。生活面前,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学着如何和生活交手,如何安放和成为自己。《放学以后》希望是一个这样的所在:它通过文字,声音和影像,借由文章,播客和游荡世界的视频,将分享的慰藉,共同前行的力量,以及“去创造”的自我敦促传递出去。和可能性携手同行!
解锁《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持更):https://afdian.net/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
解锁《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net/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永不失联:邮箱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 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YouTube:放学以后after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国内:苹果播客,网易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微信听书;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 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大清早的一阵清风~为自由和勇敢干杯🍻
写的太好了。给半死不活的我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为内蒙古的女孩,也向往外边的世界,希望自己早日走出困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