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的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霸王花木兰和瑞士朋友Ruya共同轮值。前段时间,我梳理了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Newsletter,不知不觉竟然已经有了18期内容,其中既有我们自己世界各地游荡的记录,也有来自墨尔本、芬兰、美国、日本、济州岛等世界各地游荡女性的创作。这个系列就像是女性共同协作撰写的书籍,每翻开一页,就是一位女性选择出走,决定探索世界和发现自我的故事,也像是女性共同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女性游荡者用脚步亲自丈量地理的辽阔,用创作将世界各地标记并连接起来。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将“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汇总放在文末,大家阅读本期不过瘾,还可以继续阅读文末的游荡故事,在心里放一把游荡的星星之火,再慢慢将它灼烧为一片燎原。
继上一次投稿“游荡的十年,是理想的十年”,瑞士朋友Ruya持续走在游荡的路上,这次她的脚步来到了埃及。我和莫不谷在去年三个多月的环球游荡中,就有游荡埃及的计划。莫不谷提议结束东南亚游荡后,开启红海之旅,从土耳其到达约旦,然后坐船穿越红海到达埃及。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提议,仿佛看到圣经故事里,摩西劈开红海带领以色列人成功逃离的奇幻场景将以无比真实的距离贴近自己。最后却因为七月正直炎热的夏季,已经在东南亚历经酷暑和噪音磨难的我们改弦更张选择去凉爽的北欧波罗的海游荡。除了天气原因,另一方面,网络对于埃及的讨论与争议也让人有些犹疑,最常看到的一句评论是“去了埃及会后悔,不去也会后悔”,对于古文明和陌生世界的向往好奇与对诈骗、危险、女性得不到尊重的担忧同时并存。
也因此,我对Ruya的这次埃及游荡既感惊奇,又感佩服,也会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持续出走和游荡。还记得我去瑞士游荡和她相遇的头两天,听她分享世界各地游荡的故事,遥远陌生的南非、熟悉又陌生的印度等等,当听完她在印度游荡令我瞠目讶异的故事和细节后,我曾问她,是什么让你坚持在印度游荡这么久?回答的内容记不清楚,脑海里只留下瑞士漫山绿野,悠闲牛羊,浪漫夕阳,那些美到不真实的场景。
回到在世界游荡的女性,女性不仅要游荡,创作和记录同样重要,这不仅让我们看到女性探索世界的可能性,还让我们看到女性在这个世界的处境和遭遇,感谢Ruya的创作与投稿,借着她的眼睛、摄影、文字与故事,我们有机会游荡埃及。
以下是正文:
圣诞期间我和家人去了埃及,没有碰到被one dollar环绕的场景,也没遇到任何骗子,但我也确实见识到了网上所说的埃及的酒店和外面被切分为两个世界的割裂感。一墙之隔的酒店外吃不饱饭的小小孩以极低的价格兜售劣质的小商品,在我给出一块面包后他怯懦羞涩的眼神我大概可以记一辈子,而酒店大堂内有用可食用姜饼铺满一整面墙的圣诞布景,欢欣雀跃的游客们迷失在古埃及的历史谜团里。
在十天的游荡里我们去了传说中民风淳朴的绿洲锡瓦,我们确实被很友善的对待了,甚至还免费搭了好几次便车,在水果摊前被赠予香蕉,去餐厅结账的时候经常把零头直接给我们抹掉了,他们也时常记不住价格,还要我们帮忙算钱。
锡瓦的绿洲平原上遍野都是繁枝茂叶的枣树,是埃及贫瘠的无边无涯的北部荒漠里唯一一处绿地。但我现在翻看拍下的这些美丽照片,回想在埃及从海岸到沙漠沿途看到的遍地成堆的塑料垃圾,以及当地女性的困境,所体会到的割裂感更加真实了。
我们在锡瓦期间去了一间陶艺work shop,在这里遇见了一位在大学里教设计并说着一口流利阿拉伯语的西班牙女性,从她口中我得知这间work shop源起于开罗附近的另一片绿洲,那里盛产陶土,最初只有几个零星的手工艺人,后来一位瑞士女性带去了一个公益组织在当地发展出了很多work shop,以帮助当地人就业,尤其是帮助当地女性,并怀着能逐渐改善当地极端保守的穆斯林社会氛围的期翼。在锡瓦那间work shop的主理人就是从很小开始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学习陶艺技能,多年前移居到锡瓦,Ta们希望在锡瓦也能开展更多的work shop。
锡瓦尘土飞扬的街头放眼望去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男性,他们占据了所有的空间,小学年纪的男孩肆意的开着突突车揽客,老男人在茶馆前无所事事的注目着每一个游客,小男孩们在街上奔跑嬉戏,像野犬一样身体叠在一起撕扯着打群架,成年男性在游客聚集区烤火闲聊。
偶尔见到几个女性也是全身被布卡遮住,只留一双眼睛在外,或许这些女性自从穿了布卡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朋友,她们走在街上甚至无法辨认曾经一起玩耍的童年玩伴。
这位西班牙女性每年假期都会到锡瓦做志愿者,在连续的四年里直到我们聊天的前一天才被邀请去了当地的一个派对,当然派对里只有男性,而她是唯一一个女性,她还说从来没有交到过当地的女性朋友。我们聊完没多久,就有当地男性来找她,还主动贴面拥抱,看见我在旁边也主动跟我握手。要知道锡瓦作为极端保守的穆斯林社会,异性之间有着严格的社交距离。
而让我感觉到讽刺的是,也就在前一天我们路过一户家门口的时候,小孩子们主动要求我帮Ta们拍照,Ta们全身裹着罩袍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妈妈从破败的房门里走出来,一直以请求的口味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客,我怕有危险而犹豫了片刻,但想到有男性伴侣在,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但这位妈妈阻止了我伴侣的脚步,说了句“No Man”。
我还是决定带着孩子走进了她家里,院子里寸草不生的荒土上只铺了一张陈旧的波斯地毯,直到我们坐在地毯上,她才把遮面的黑纱掀起来,我这才看见她的脸,由于常年遮面皮肤非常白皙,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很多,这错误的想象是因为她身边站了五个孩子,后来听我们住的民宿房东说锡瓦的女孩子们16岁就结婚了,20岁未婚就会被称为“剩女”,再后来遇到的一个司机家里有12个孩子。
她拿出了两件华丽的全手工的披肩给我试穿,精美的手工刺绣上缀满了璀璨的珠片,但这么美的衣服,她却不能穿出门,只能在我这个陌生人面前展示。后来她送我走出家门,她又遮上了黑纱,并一直避免跟我伴侣接触。
(小朋友披上了她妈妈本来要给试穿的衣服让我拍照)
西班牙女性作为外来者渴望撬动极端保守的社会氛围。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本地男性的既得利益似乎又被放大了,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机会和经济收益,以及和异性的相处模式,而在罩袍之下不被看见的当地女性被牢困在家中的锁链似乎更紧了。
我们在旅途中遇到过很多次男性司机突然停下车来,出去跪地祷告,他们无比虔诚的样子让我感到不安。宗教和集权一样可怕,他们都试图用同一种思想去控制千万种人。
一天夜里我们被民宿的房东邀请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生火烤肉,那大概是我在埃及那几天吃过最香的烤羊骨,旺火撩过的羊肉充斥着炭火香。我们一起在炉火前吃饭聊天,我知道这些说着流利英语的外来者都是这里的privilege群体,Ta们也从不打算融入当地社会,但跟Ta们聊天让我感觉自在、心安。
房东是一位来自开罗的女性,她以逃离城市的姿态来到了这片沙漠中的绿洲,买下了一片枣林密布的土地,用一种当地特有的叫Karsheef的材料搭建了房子,Karsheef是由当地的泥土、盐和石膏混合而成的。她说滴雨不下的锡瓦却在一年前下了两个小时的大雨,她在这烂泥浆搭的房子里的火炉前瑟瑟发抖,因为雨声大的让人恐惧,她担心房子会坍塌。我们从她嘴里才得知,原来多年前一场持续了三天的大雨落在了锡瓦这片沙漠绿洲上,老城里的一切建筑都在雨中毁殁了。难怪锡瓦老城里建筑残缺不堪,唯一几幢完整的建筑都是重建的商业用房,千年古堡只剩下迷宫一样的废墟,古埃及的庙宇只余地下陵墓。
(在死亡之谷的地下陵墓里看到了很喜欢的古埃及壁画,像是人鱼在托起一个梦境。)
我们后来回到了开罗,住在了老城中一间由16世纪老宅改造的Airbnb里。老城里人声喧嚣,但遍地都是塑料垃圾,埃及的塑料垃圾多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放养的牛羊在垃圾堆里觅食,树枝上挂满了楼上居民扔的塑料袋,甚至在机场可堂食的甜品店都会用塑料托底盛放。
(这么美的海,但不远处堆满了垃圾)
(在开罗的Airbnb里的图书馆天花板,分别来自16世纪和19世纪)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如此破败的市中心,第一次是在约翰内斯堡,但约堡市中心早已人去楼空鬼气森森,而开罗的老城窄小的街巷里车流汹涌,马车驴车从尘土飞扬的土路上狂奔而过,遍地瘦骨嶙峋的猫狗躺在垃圾堆里晒太阳,十几口人蜷缩在一所残破的面目全非的上世纪公寓里。
前埃及政府在50年和6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革中推行了冻结租金政策,导致现在很多埃及人还以不到一美金的价格住在市中心,房东无力修整年代已久的房产,而现任的埃及政府对原有的开罗市中心放任不顾,不断在周边开发新开罗。
我们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老城里游荡拍照,我惊讶于老城里的建筑即便只剩断壁颓垣,依旧可以看到在几代王朝兴衰中的时代印记,马穆鲁克时期精美繁复的木格栅窗,拜占庭时期细碎阳光散落在众神飞天壁画上的穹顶,奥斯曼时期宏伟的清真寺里青色的伊兹尼克瓷砖,殖民时期欧洲巴洛克风格建筑的残余轮廓。
作为另一个古老大国,他们一面沉溺于恢弘的历史叙事里,一面对非国家面子的但有百姓生活痕迹的文物古迹弃之不顾。我们在开罗的一日导游一再跟我们强调,埃及的很多文物被盗走,它们在全世界最好的博物馆里展出,这样的话我太熟悉了,小时候看某部民国电视剧里面一个穿着孔乙己长袍的知识分子带着甲骨文一起走进了熊熊燃烧的大火里,毅然决然的说甲骨文就是毁了也要在华夏大地上,小时候看到被当时的剧景触动,后来一想把文物好好安放,并且被世人所见,不才是对其该有的尊重吗。
但在埃及所感受的文化冲击和新奇很快就被冲淡了,在开罗的最后两天我们终于在震天抢地的车鸣和汽车尾气灰尘漫天的双重攻击下崩溃了。
女性去世界游荡,不仅拓宽了自己生活可能性的边界,也激发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朋友行动的勇气和力量。如果有正在世界游荡的女性朋友想分享自己的体验,加入到“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创作中,欢迎来信给我们的邮箱 afterschool2021@126.com !也欢迎在游荡者平台(www.youdangzhe.com)多多分享,多多创作!
在世界游荡的女性17: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可以靠『你是你』这件事情游荡世界
在世界游荡的女性11:在芬兰,在北欧,崭新的,美好的,冷冽的,热气腾腾的,和阴魂未散的
世界游荡的女性7:一次济州岛之行意外引发的觉醒、凝固和群体讨论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放学以后文章&书籍&其它】
解锁放学以后《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com/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解锁莫不谷《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口袋书:
爱发电:https://afdian.com/item/62244492ae8611ee91185254001e7c00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提示安卓用户可下载“爱发电”app,苹果用户可把爱发电主页添加至手机桌面来使用,目前爱发电未上线苹果商店)
Newsletter订阅链接: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需科学/上 网)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afterschool2021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欢迎并感谢大家在爱发电平台为我们的创作发电:https://afdian.com/a/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平台:【国内】苹果播客(请科学/上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网易云、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好喜欢沙漠里的那所房子,原来世界比我想象的更宏大,谢谢你们让我在格子间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