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哈利波特和成为哈利波特
怎么好端端的东亚人会是哈利波特
我有一天第一次做荷兰语写作考试的真题,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考过的朋友都和我说时间特别紧张,最后一秒还在写,差点写不完,结果我做真题的时候60分钟内就全写完了,写完有点恍惚,不知道该不该接着学了。感觉之前的紧张学习和感受到压力的情绪都错付了。本来严阵以待如临大敌披甲上阵,结果对方派来了喜羊羊。
于是开始吃东西,上网冲浪,像一直原本紧绷的气球突然被飘飘然举到半空(这篇文章发出的当天,就是我去参加B1荷兰语写作考试的当天,祝我幸运,我后面的每一天还是在精心准备和做真题),然后在冲浪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张图:
还看到图片的评论区说:“没有被幸福家庭爱过的小孩会长成东亚人的样子”
我就分享给了霸王花。
霸王花秒回我:“我是哈利。”
一个人怎么就能立刻断定自己就是哈利了呢?
我想起来俩人之间的共性:霸王花和哈利都有“寄人篱下”的童年。我们有在放学以后第56期播客里讨论“寄人篱下”的经历会给一个人带来多可怕且深远的影响:让人无法有安全感,无法理所当然认可自己的存在,无法尊重并提出自己的需求,很怕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需求之于别人是麻烦,继而很难有主动性和真正自发的积极性。
倘若这种模式长期持续,人就很容易有“灾难性思维”:微小的事情也会被当做自己的灾难,动辄陷入绝望,孤绝,觉得自己孤立无援的状态。
而倘若我把这个图片分享给很多没有寄人篱下,就在自己家庭长大的华人女性朋友,我也有极大的可能收到“我是哈利”的回复。
因为即使在自己的家庭里,很多女性也被迫活成了“寄人篱下”的状态。父母视女儿为麻烦,为累赘,为“赔钱货”,为“羞耻”,为工具,为理财产品,为养老保障。没有一个真正提供过爱意,支撑,安全感的家,人就很容易把问题归结于自身,而非向外去探索原因。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在于暴虐的成年人,不公的系统,吞噬一切的威权。但是四处漏风的家庭成长的小孩,会把一切归结于自己。把父母的争吵归结于自己,把抑郁窒息疲累的自己也归结于自己。
可是问题并不在于自己。
而庆幸的是,答案在于自己。
一个愿意去问问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哪里,继而找到应对方案的自己,只能在于自己。
如此多人喜欢《哈利波特》这部作品,尤其是前两三部,就是因为哈利没有永久停留在姨妈姨夫家的楼梯间里。他走了出来,被猫头鹰的信件召唤了出来,走出了楼梯间,去往了霍格沃茨,从一个孤绝地怀疑自己和舔舐自己的人,成长为一个像赫敏一样勇敢的,有主动性的人。
在霍格沃兹,哈利有朋友老师校长的爱,还能学习魔法,参与竞争,合作和冒险,进行自我拯救和拯救它人,楼梯间就会在生命中后退,生命的空间会被这些崭新的爱意和成就感填满。
但是之于华人女性可怕的是,从窒息的家庭中短暂逃离,很多又走入了像炼狱一样的学校。霸王花和我讲述过的她的初中,我看李雪琴讲述过的她的高中,我有同学曾经上过的教室里满是摄像头的河北衡水,老师比乌姆里奇可怕可憎甚至可恨,学生被驯化成严丝合缝的机器,成为服从的最小单位,被鼓励相互之间的举报倾轧,继而把每个学生变成鼓励无缘的孤岛。
人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像楼梯间里的哈利一样思考,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很容易就作为哈利,在自我被卷地为牢的世界里,让灾难螺旋式上升在心里扎根。
但是很难成为后来的哈利,垃圾的土地没有为勇气勇敢探索提供土壤和水分空气。
在东亚生活,在简中生活,作为哈利波特太水到渠成了,成为哈利波特则难如登天。
所以很多人就算了。
我记得在第56期播客里霸王花问我天天想这些不累吗?
对所有的压迫,驯化,漠视和不公都想问一问为什么和凭什么,对自己天天问一问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此刻当下和之后都想要什么?这是人活在世界的“真问题”,我不能不问。
因为我不想算了。
“算了”不是放过自己,是全然地放弃自己。
我不仅不放弃自己,我也不打算放过世界。我要让安然欺负压迫别人的人和势力没那么舒服,我想让它们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我很多时候心中满怀“恶意”地想“:我就要做那个针,那颗刺,那尖锐的鲠,我要是sharp本身。
但是走在美丽的环境和蓊郁地自然里“恶意”就会退却,我又决定还是我不能把我的时间浪费给那些恶人。我要把我的时间给树,给花,给云,给我自己,和能画出的飞马和神奇。
打败伏地魔和偷辆飞车环游魔法世界,对成为哈利波特同等重要。
怎么成为哈利波特呢?
从楼梯间里走出来,从乌姆里奇的教室里走出来,找到自身命运悲剧的真正加害者,认清加害者,别拿无数个假原因搪塞自己,反击加害者,远离加害者。很多时候问题就在于,人特别喜欢“认贼作父,认父贼为天神,认男贼为爱侣,认家贼为血亲,认直言说出加害者的人为不共戴天之仇敌”。人只要对痛苦忠诚,对加害者崇拜,让步,绥靖,姑息,楼梯间和乌姆里奇就永恒在那里。也同样人只要不再欺骗自己,不再纵容对自己的加害,下定决心从加害者构建的房间里走出来,run起来,人就会对自己有珍视和敬意,接下来有理由也有勇气保护自己,捍卫自己想要守护的世界。
同时别害怕这个世界,就算是用偷的车游荡也要出门。出门寻找一下自己的渴望,看看什么让自己欢愉,自由,幻想,流连忘返。
祝你在作为哈利波特后,有决心成为哈利波特。
祝你在被抑制压缩后,有渴望反弹膨胀自我解放。
最后,在我把这篇文章写完并发给霸王花看后,她压抑了将近20年的对加害者的蚀骨之恨在夜晚爆发,终于选择将近20年后,在自己的朋友圈曝光垃圾的恶行,给加害者迟来的一箭复仇。我还计划做一个公益网站“垃圾中老登曝光网”(域名打算用boomlaodeng),可以让华文圈所有女性匿名曝光各个中老登的恶行恶状,自己出口恶气,让垃圾社会性死亡,还能避免新的受害者。看大家有无需求,如果有需求的话我就去购买域名让chatgpt和cursor一起帮忙搭建网站。当然如果有会搭网站的朋友,也可以拿走此创意直接自行搭建或者联络我一起,无论任何方式我都会来帮忙把这个网站广而告之地扩散出去。以及倘若想要让网站长久存在下去,我还可以帮助一起发起众筹,筹集这个网站域名购买,每年域名续费和维护费用,让我们群策群力地把这个公益网站做起来!
这是我发起的微小的凤凰社,欢迎各位格兰芬多成员的加入!



莫不谷这篇写的好棒!!!是的,就算在自家中产家庭长大的华人女性也会回答:我(曾)是哈利。想起奶奶曾说过,我走路为什么都没有声音,可能就是要把自己存在感降得无线低,才能有一点安全感。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我们对世界的态度,完全继承于我们在家庭的感受。如果家庭是暴虐的、优绩主义的,自然会以为世界也险象环生弱肉强食。不敢走出去探索,以为外面大世界是比家庭小世界残酷百倍。可是反常识的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出楼梯间,面对心中巨大的恐惧,挣扎出沼泽般把你拽向深渊的现实引里,一点一点地爬出来。然后你可能发现,世界的善意远比你想象得多,你可以改写自己对世界的默认偏见。这个过程可能非常长,并不是你迈出一步就会发现新世界。我断断续续走了七八年,也依然在不断aha moment中反思刷新,是改写一个个像素的缓慢过程。但当你改写完60-70%的像素块后,那个崭新的世界已经可以被你想象,你将由此生出勇气。写这么多就是希望华人女性们,请一直一直走下去啊,有一天你会发现世界是友善的,和你的家庭完全不同,和你被灌输的思想完全不同!!!
我朋友也问我天天想这些不累吗,我说如果想不通就会累,但是如果想通了,知道了世界的真面目,知道了自己的位置,知道想去哪里,建立了一套坚固、理性的观念结构,就会很爽。
另外我觉得当每个人都把时间给树给花给云给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是针是刺是尖锐的鲠是sharp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