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金钟罩轮值。
还记得放学以后第一次接到品牌赞助的时候,听友们在评论区像是过年一样,不停的发来祝贺,大家几乎是喜悦到尖叫着说(我猜评论区的语气是这样),我心爱的宝藏播客终于有品牌合作了!
上个月我们创作完成的《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以下简称《创作者手册》,本来有一章是要分享我们如何跟客户谈钱。想通过分享我们与客户沟通的经验,来给其他创作者们一些谈判启发,后来因为诸多原因没有把这章放进正文。
这段时间国内的就业压力越来越来大,我身边失业的朋友也一茬接一茬,每当想提起来谈论这一章时总显得不太合适,因为不是所有的创作者都有去跟品牌谈判的机会,大家也想去跟客户谈钱,缺的不是技巧不是经验,缺的是机会。
但大家肯定都经历过,当谈钱的机会来临时遗憾错过的懊恼。“哎,要是当时再多争取一点就好了。”这篇分享不能帮大家争取更多商业合作的机会;但也许当谈钱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都能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收入。
正文:
破除谈钱羞耻的迷思,先把心态摆平,我们再聊钱
推荐大家去听播客:《嘎里嘎气Gagaland》EP01:我就是很喜欢钱啊!这是不能说的吗?我偏要说!(当然可以看完这篇newsletter再去听)无论大家是否有谈钱羞耻,这期播客都值得一次收听。
我们都需要钱生活,需要钱旅游,需要钱看医生,钱对我们来说很关键,但是我们并不被鼓励去谈钱,甚至谈起来还多带贬义。
小时候常听长辈贬损某人,“见钱眼开”“掉钱眼子里面了”“钱钱钱,就知道钱”;长大了在公司看个工资条也要小心翼翼,想多看两眼,又怕自己的工资被别人看见,甚至还怕别人看到自己看工资条的表情,当然公司也不允许员工讨论工资;上网的时候一看,谁谁谁又炫富了。甚至在我家里也很好笑,我爸爸一边想知道我月收入多少,另一方面又不好意思开口,用类似“你一年有XXX钱吗?”这样的口吻多次试探。
一谈到钱,大家都讳莫如深的,环境塑造的不面对和不坦诚,就会让我们在真正谈钱的时候后退一步,因为多要一点钱,仿佛我们就变成了一个被鄙视的人。大家都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我想说勇敢的人先挣到钱了。其实也未必说这些人勇敢,只不过他们敢于开口要一个数字。拆解“敢于开口要一个数字”,所以第2部分我们写怎么“敢”,第3部分写怎让这个数字“符合对方的成交预期”。
敢于开口,我们去挣自己应得的钱
“敢”其实是因为被动而推动的
无论是谈工资还是谈客户,A要花钱买B的东西,A作为花钱方他的天意就是少花钱,甚至有更多的“原生支持”,比如“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把钱花在刀刃上”“精打细算不浪费”;但是B呢,上一part已经说了。所以,我们把交易比作在水面行船,这本就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是有一道从A压倒B的暗流始终自然涌动。我们,这些普通人/创作者,作为B,在不开口的情况下,只剩下被压榨。在谈判的环境中,被动等待不会有钱从天而降,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对方的。
“敢”不是贪婪,我们只是去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
先拿薪资谈判为例吧。可能很多人面试的时候,会发现最终的成交总包,低于招聘广告的金额。我跳来现在的大厂前与HR谈判就面临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反馈是我的职级评定低,所以对应的工资低。虽然大厂的工资和职级挂钩大家都了解,但是我无法接受公司把这个岗位明码标价,我拿到了这个岗位,但是我没有拿到这个价钱。我笃定的是,既然通过了面试,那对方一定是想要我,且我跑赢了同时在面试的人,并且对方的招聘成本也很高,周期也很长。所以我跟HR直接要了我的理想价格,希望她能去帮我争取,并且我也整理了我往期的工作成就和一些能让HR帮我争取薪资的抓手,并且明确告诉对方,如果不能达到这个总包,我不会接受这个offer。
最终谈判成功有几个关键:
1)“面试了五轮”意味着需求匹配,我适合这个岗位;
2)“HR找我谈钱了”意味着双方意向建立;
3)“HR可以帮我争取”意味着放弃我,会给他们造成沉没成本;
4)“我主动提供有利资料”意味着反将一军,掌握主动权,HR,我可是在帮你完成你的招聘任务;
这是我谈判的思维轨迹,“需求-意向-用沉没成本掌握主动权”最后拿下谈判,当然掌握主动权的方法还有很多,但这个公式是一通百通的。应用到商务合作上看看。
谈钱之前,我们先来“自我洗脑”:客户需要花钱投放,我做的内容可以完美承接,这就是双方最匹配的需求,这种情况下收客户的钱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帮助客户把产品/品牌呈现实现最好效果。这钱我就该拿!
1)需求匹配:内容和品牌理念契合;播客受众和品牌目标受众契合;播客调性和品牌气质/理念契合;上线时间和品牌传播时段契合...实在不行,聊天很投缘,大家气场很契合,总之我们双方很匹配!
2)意向建立:品牌发来邀约,提出合作意向;霸王花做品牌调研,无负面、女性友好;三个人经过试用,产品OK,三人确定可以推进合作;莫不谷输出合作方向和内容大纲,品牌确认后往下推进;
3)沉没成本:在沟通中,品牌也消耗大量时间看了我们的数据、帮助我们答疑、与我们对内容方向,且每一步的效果都不错,这时再换主播合作,对品牌对接人来说也是一大消耗;
4)掌握主动权:叠加buff,我们的独特优势1234,我们能提供的权益1234,我们还可以帮品牌做反向输出1234,全部整理好给到品牌对接人,也便于对接人汇报顺利。
在这样的策略/思路下,我们只是通过工作,解决了对方的需求,获得了自己应得的报酬,整个过程是真诚的、友好的、专业的,没有任何夸张成分、虚假成分。
谈钱可能出现在上述的任何一个阶段,有的客户/公司上来就聊钱,有的客户/公司谈到最后才锁定区间,但是上述的过程都是谈钱的基础。那如何在一个双方都愉快的范围内成交,我们看下一part。
把钱锁定在双方的理想预期
看似最难的一题,其实有最简单的解法。“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其实渗透进了国人的谈判逻辑,当我们出价10块钱找供应商来干活时,其实我们能承担的是12块钱;当我们要价12块去干活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想的是10块钱也能做。如果对方表达了底线,那我们的要价就在底线基础上增加一下;如果我们率先表达预期,报价之前就在预期基础上增加一些。
如果再多补充几个技巧就是:
1)尽量让对方先报价,后露底牌,优势更明确;
2)对行业的报价体系建立认知,可以打听,或去找第三方的行业报告,建立benchmark以后谈价更有底气;
3)如果什么信息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去聊钱,那就想想,以什么样的价格成交自己会很开心,然后去谈判就好了。
写在后面:
其实写到最后,我是没有底气的,过程中我反复想到开头的那句话,在这个经济状态下,大家需要的不是谈钱的技巧,而是去谈钱的机会。
在最新的一期的节目《“喜欢的工作”真的存在吗?职业选择和迷你退休》最后莫不谷提到了我们最近的一个计划,就是做一个“游荡者wanderer”平台,为游荡的生活方式提供解决方案。其中有个提议就是,分享你的研究获得你的报酬,即大家可以把游荡的信息整理出来获得报酬;或者分享你的时间获得你的报酬,通过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在线解决/线下解决等等,来获得报酬。当时我觉得很意思,现在我觉得很有意义。
提示: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延伸信息:
解锁《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net/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永不失联:邮箱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小红书账号:游荡者的日常
同名YouTube:放学以后afterschool
同名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国内:苹果播客,网易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微信听书;
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 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被“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对方的”这句话笑shi, 写得好棒感谢分享,谈钱这件事首先要非常清楚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收益,其次就是“敢”,心态稳住!
谈钱羞耻就是我😖,转变在此一举!不知道过去因为这个羞耻被割了多少次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