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Share this post

User's avatar
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生命活力如何复活?到四月的西欧看一看

生命活力如何复活?到四月的西欧看一看

丧失自我关怀是我们能遭受的最重大的损伤之一

放学以后after school's avatar
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Apr 30, 2025
∙ Paid
12

Share this post

User's avatar
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生命活力如何复活?到四月的西欧看一看
3
3
Share
为全球华人游荡者提供解决方案的平台:游荡者(www.youdangzhe.com)
这世界的辽阔和美好,游荡者知道。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联系客服邮箱wanderservice2024@outlook.com.

【和放学以后永不失联】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每周三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点击链接输入自己的邮箱即可(订阅后如果收不到注意查看垃圾邮箱)。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截至目前,放学以后Newsletter专题系列如下:“在世界游荡的女性”系列、“女性解放指南”系列、“女性浪漫,往复信笺”系列、莫不谷游荡口袋书《做一个蓄意的游荡者》系列、“莫胡说”系列”《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播客系列和日常更新等。

大家好,本期Newsletter由刚刚结束西欧十日游荡之旅,回到西班牙的霸王花木兰轮值。原本今天是由金钟罩轮值,但他因为想要放松休息下,所以这段时间先暂停Newsletter的写作,由我和莫不谷继续轮值,等他休息好了以后,再来继续轮值。

也和大家提前预告一下,这两天金钟罩刚刚剪辑完放学以后第54期播客《我不要只做世界的承受者,我要对这个世界一顿发起!》初稿,预计很快就可以在5月上线,敬请期待!

今天这篇Newsletter我想和大家分享刚刚结束的西欧游荡之旅的思考和感受,同时还在游荡者平台(www.youdangzhe.com)分享了这次游荡的具体攻略《生命活力复活之旅:四月,到西欧去!荷兰、比利时和德国攻略》,方便需要的朋友们参考!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次游荡之旅刚刚结束,新鲜感还没过去,这次的西欧游荡想要思考和表达的内容有很多,一是每天暴走三万步大晚上回去睡前还在选图发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莫不谷还笑说我这是有什么KPI要完成吗,二是每天咔咔记录游荡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各种攻略,所以回来西班牙休整结束就立刻在游荡者平台更新了一篇攻略,后续会陆续再更新出来,其实前两者对我来说都不太需要调动很多情绪和感知力,而这次游荡之旅我发现,自己的感知力在慢慢恢复,或者换句话来说,我有更多勇气和活力面对自我了,我基于自我感受想要记录、表达的时刻多了很多。

我惊奇地发现,我居然不困了

这次游荡的主题是生命活力复苏之旅,莫不谷还给我们一路拍摄的视频素材想了名称“四月生命活力复活之旅”,副标题是“到西欧去”。为什么是到西欧?刚回来西班牙的我立刻感受到了西欧和南欧风景的差别。南欧大多是地中海气候,春季温暖但干燥,生长的也是耐旱的植物,而西欧如荷兰、比利时、德国西部,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春天温暖湿润,所以目之所及草地茂密、绿树繁盛,特别是春天刚长出的嫩叶,深浅不一的绿,让人无法抗拒地沉迷。

还记得十天前的早上8点,飞机从温暖的西班牙落地有些清冷的荷兰埃因霍温机场,和煦明亮的阳光洒在机舱里,让人不由得心情大好。从埃因霍温机场坐上公交,透过宽敞干净的玻璃就能看到一路的风景:看到野鸭子和像乌鸦一样的小鸟在嫩绿的草地里低头吃草,它们像是充分知道自己不必担心、害怕那样安心平静;看到路边干净的房屋和低矮的窗户,没有高楼大厦的压抑,房主不仅不必担心窗户低矮的风险,而且还要透过窗户展示审美,像是充分在展现我们没有什么可害怕和隐藏的;看到稀疏的行人跑步、骑自行车、遛狗,像是在看一部安静的纪录片;再仔细探头看一看青绿色的草地里,还有郁金香一样淡黄色的小花,错落有致。人有机会看着这一幕幕场景,饶是再冰冷坚硬的心也会忍不住动容。这是我第三次来荷兰,但却像是第一次来荷兰一样,止不住和莫不谷感叹,荷兰真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对比西班牙),荷兰的春天真是太美好了!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居住在西班牙,终于有了欧洲在地者的视角,就更能充分欣赏荷兰的美丽,而荷兰的美不仅在于春天的风景,还有越深入了解,你就越会爱上的这个把人当人,把生命当生命,崇尚自由、法治和理性的社会文化和理念。

记得在荷兰我们每日暴走三万步,回到家常常筋疲力尽,但到了大半夜我不仅不困,甚至兴奋地睡不着,得靠阅读《空洞的心》帮助入睡。莫不谷惊讶地问我说:“你人生有如此充沛地活过吗?”这是我西欧游荡之旅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我不困了!”这次和莫不谷还有荷兰的台湾朋友一起去森林野餐,台湾朋友还记得我2023年野餐睡着的事情,但是这次即便我躺在野餐垫上,我想睡我也睡不着,好像身体在和我说,天气这么好,有啥好睡的?去年五月我和莫不谷在纽约游荡的时候,莫不谷每天high到不行,我直接在博物馆里坐着睡着,这世界对莫不谷来说是个知识的游乐场,对我却是随时随地睡觉的一张床。那时候莫不谷常常被我随时入睡震惊到,我则是回答说,我从小就这样,这没什么奇怪的。

但我现在回看想改口说,随时随地睡觉真的不正常。就像我随时掉电的苹果手机,电池绝对有问题。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我的大脑一直处于超级省电模式,已经无力支撑一个人正常一天的活动。2023年5月以来到现在,快两年的时间过去,我辞职休息刚满一整年,去世界游荡无数次,我的身体终于开始充上了电。这让我想到看潜水视频时知道的一个知识,深度下潜的潜水员在浮出水面前必须先减压,否则会得减压病。如果潜水员下潜至 100 米,每多呆 1 分钟,需要减压的时间就要增加1小时。当我们持续压抑剥削自我以适应学习、工作和威权社会时,每多一分钟,我们恢复正常的时间都相应需要增加,而这个恢复的时长甚至是以指数级在增长。不是离职了人就会健康,不是离开了人就会自由,身体、大脑、情绪的恢复取决于此前受伤的时间和程度。好在我放弃继续伤害自己,好在我决定拯救自己,好在我的身体在慢慢恢复中了。

(鉴于以下内容涉及个人信息,安全起见设置付费门槛)

Keep reading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放学以后afterschool’s Newsletter to keep reading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

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 Sign in
© 2025 放学以后after school
Privacy ∙ Terms ∙ Collection notice
Start writingGet the app
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