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本期放学以后信号塔由金钟罩轮值。
最近雍和宫的手串风很大,不同的手串对应着不同的寓意,保事业、保平安、保健康、保富贵等,我想找一个寓意着开心愉快的,但是没有。菩萨能保佑很多事情,但是不能保佑我们愉快。变得快乐需要很多条件,不能一步到位,比如你要有稳定的事业,要有钱才行。最近公司在裁员,有人拿了十万块赔偿金,立马开心的要安排去柳州吃一碗街头的螺蛳粉。有人可以拿五六十万,但是左右摇摆,陷入无尽的忧虑。钱多的人并没有比钱少的人开心。
正文:
跟妈妈说了公司最近在裁员,我在犹豫要不要主动背名额,拿赔偿金走人。妈妈立马陷入焦虑,担心失业了怎么办?我就告诉她有赔偿金,不用太担心。可能很多人都好奇,大厂裁员能拿多少钱呢?先看个计算公式
本次赔偿金 =(在职年数+1)*税前月薪+年终奖*时间系数
比如在公司工作了3年,税前月薪2万,年终奖一般能拿6个月的员工。本次能拿到(3+1)*2=8万的工资补偿,以及9万元年终奖补偿,共计17万。并且从官宣裁员后,就可以不来公司了,除非你有转岗面试需求,或大量复杂的交接工作(因为我们有日常周报习惯,交接文件会写的很快),便多了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如果还有公司的期权,公司在裁员之前会开放兑换窗口,可以把期权套现。
赔偿金总额在当地年平均收入3倍以内不扣税,以北京为例,赔偿金总额低于53万元的不扣税,全部归个人所得。
上述所有计算只是为了快速呈现大厂赔偿金有多少,具体的算法可能有出入,有实际赔偿需求的可以自主研究下。
最近身边很多人被裁员,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像大厂能拿到这样的好数目,很多人连争取n+1甚至都很困难,有的公司甚至还会用回溯考勤等方式企图0赔偿金辞退。在这样很多企业没有良心,个人力量又很微弱的处境下,以及在现在就业如此困难的环境下,我上述对赔偿金的计算显得非常,用莫不谷的话说是“何不食肉糜”。但这一定不是我的本意,一方面是为了客观展现大厂裁员赔偿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引出在不同裁员赔偿金的情况下个体选择的差异,以及个体愉悦与金钱的关系。所以如果让正在面临裁员的朋友,并且在裁员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朋友,因为看到这篇文章引起不适,非常抱歉,大家可以停止阅读并鼓励大家去捍卫自己的赔偿金。
以前莫不谷说,有了很多钱就会更快乐吗?答案是不会。
我当时真的不能充分理解这句话,因为我从小到大的被教育的都是,挣钱,挣更多的钱,挣了钱生活就更舒服,挣了钱就更体面。也看到了因为家里没钱,爸妈的操劳奔波和吵架冷战。我爷爷是个退休教师,在皖北的乡村,一个月退休金有7-8000元,所有人都说他晚年幸福,因为他有钱。我真的认为,有钱=幸福=开心,甚至当下我虽然被身边的种种真相戳破这个幻觉,但是幻觉的残影还在。
A同事算完赔偿金,能拿到十来万,简直开心的从工位飞起来,一整个下午都控制不住的流露出笑容,因为她特别爱吃螺蛳粉,我就跟她说,如果我也拿了赔偿金,我们俩就立马飞去柳州街头吃一碗热乎乎的螺蛳粉。从这个提议开始,一整个下午她都对着手机笑个没完,盘算着裁员以后的休息、旅行、生活,真实的喜悦非常具备传染力,我坐在旁边也被感染的忍不住想,如果自己被裁员了,会想干什么,憧憬已经在不经意间生长。
B同事能拿五六十万赔偿金,如果再算上期权估计能上七八十万。她不在裁员名单中,但是她在犹豫要不要主动跟老板申请。她工作能力很强,是一个被大厂训练到极致高效的人,但是一个无敌厌倦工作的人。我们的尽头好像就是这样,在厌倦的事情中掌握规律然后麻木高效完成。想去冰岛,渴望长长的旅途,如果拿了钱,就可以开心的去冰岛、去美国,gap到春节结束,就可以考虑回流大厂,把剩下的钱存起来,这样就又有了假期,又有了存款。但是幻想的美好之处就在于,和现实之间的即使无限接近也始终存在的落差。而且真实是,七八十万可能不够她花,高收入等于高消费是有限游戏的标志性模式,在这种游戏下,消费才是奖赏,只有高服务、高金额、奢侈品、豪华酒店才配得上有限游戏优胜者的王冠。她对自己的消费有很清醒的认知,并且在考虑之后两年结婚、怀孕、生子,比起现在一次性的补偿,公司的保险/福利/假期/生育津贴更适合“长期主义”的选择。有限游戏又一次露出了狡黠牙齿。
B犹豫再三,终于在拿赔偿的想法略胜一筹的时候,被告知,裁员名单已锁定,无法把自己加上去。所有美好的想象,终归只是想想而已。开始后悔,“啊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一定要选择拿钱走人”。但我觉得,即使再有100次机会,也不会选择拿钱走人,这种后悔是一种自我麻醉式的安慰。真实情况是永远会选择留下来,所谓的一直思考,也是在拖延时间,等到时间到了,主动争取已经无关紧要了,这样也不是自己的责任了。
这是B的想法吗?我不特别确定,但这是我的想法,因为正在面临裁员的我,也在面临和B一样的犹豫,我要不要主动申请背指标。
工作是稳定的,稳定的是好的,这是一直以来的观念。现在想来这句话简直是不堪一击,现在还有哪些工作是真正稳定的呢?位置做到多高才是稳定的呢?况且稳定了就是好的嘛?gwy算是够稳定吗,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呢。
这次裁员为什么会犹豫,吸引我的和让我恐惧的是同一个东西——不确定性。
我一边享受着工作建立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以及帮我给疾病和意外兜底的保障性;一边渴望着脱离工作的自由感,周一不知道周二会驶向何方的不确定性。我似乎攒了很大的能量,就等着一股不确定的风把我吹向更远的地方;但是我也很害怕等不来或者抓不住这股风,只能原地坠落。我还是离不开这点工资,这点工资还能满足我现在的心愿,离开了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现在找份工作太难了。
还因为这件事在群里跟她们俩浅浅讨论了一下:
莫不谷:我觉得对你来说无论是否裁员都是好事情。不裁员的话可以继续苟着,裁员的话可以拿赔偿金,也因为被挤出主流继而可以探索一下各种其它可能的路径,甚至比如说做数字游民,来欧洲开中餐厅等等。
金钟罩:对,因为这俩结果对我来说都不是那种很坏的。至于是不是更好,还是因为我的calling不够清晰和坚定。所以我可能不为这件事太过于花心思或者焦虑,让好的生活习惯和状态延续下来。
莫不谷分享了NYU关于枪击的最新公告(如下图):
莫不谷:我感觉这个学校通知也适合大部分中国人:escape if can,hide if you can't,fight if you must。现在经济下行下不裁员苟着就是hide,被裁员就是接下来开始fight。fight也不是坏事,你还是一个热爱运动的人,肯定能好好fight的。
是啊,还是要FIGHT,还要武装一下自己的大脑,看得更清晰,看的更远,看的更多才行。赔偿金于我根本不是开心或者不开心的问题,而是我到底要选择什么样人生的问题。
写在后面:
世间巧合真的能如此之多,A能拿赔偿金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几天,被通知裁员的当周检查出怀孕,孕妇是不能被公司裁员的。在拿钱走人和告知公司怀孕真相的选择中,她选择了告知公司,原因同B,最适合的“长期主义”选择。
比起补偿金,最近倒是有一个真正能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春节安排了去摩尔曼斯克追极光。看了好多大家看极光的视频,在北冰洋海岸吹海风的视频,寒冷的极地几番让我激动的想落泪。
“我很期待见到你,摩尔曼斯克的极光,你出现的时候是否会带着月亮和星星。”
提示:如需查看往期内容,打开任一期你收到的邮件,选择右上角open online,就可以回溯放学以后之前发的所有邮件,或谷歌搜索afterschool2021substack查看。
延伸信息:和你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日常,也共同探寻日常之外的可能性。当我们从名义上的学校毕业以后,我们进入了更加复杂的日常生活。生活面前,我们都是终身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学着如何和生活交手,如何安放和成为自己。《放学以后》希望是一个这样的所在:它通过文字,声音和影像,借由文章,播客和游荡世界的视频,将分享的慰藉,共同前行的力量,以及“去创造”的自我敦促传递出去。和可能性携手同行!
解锁《创作者手册:从播客开始说起》:https://afdian.net/item/ffcd59481b9411ee882652540025c377
永不失联:邮箱订阅放学以后Newsletter: https://afterschool2021.substack.com/
联系邮箱:afterschool2021@126.com (投稿来信及合作洽谈)
YouTube:放学以后afterschool
小红书:游荡者的日常
微信公众号:放学以后afterschool
播客收听:国内:苹果播客,网易云,爱发电,汽水儿,荔枝,小宇宙,喜马拉雅,QQ音乐,微信听书;海外: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nipd,Overcast,Castbox,Amazon Music,Pocket Casts, Stitcher,Radio Public,Wordpress。
这篇写的真好,但是最后所有故事里的人都没有选择拿钱离开,看完又有点怅然。
我觉得吧,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最好的自己,打败恐惧,打败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