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一直好奇:How啊?
到底谁骗了你?你又骗了谁
我正坐在我的窗前写作,大大的窗子外面,是荷兰已经秋叶满枝头的树木。秋日的阳光非常好,可是在这明亮到些许刺眼的阳光里,白色的雨线竟然也倾斜着缤纷落下:说明窗外不仅有雨,还有风。
(荷兰的秋天)
这个时候在室内就是一种看窗外就是一种别样的幸福了,更别说窗边的迷你音响还播放着让人心绪流淌的爵士乐。在这个时刻我突然就想起来一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所有在中国受过9年义务教育的人,几乎都能听到第一句开始无意识地背第二句。这首诗在我们基因里熟悉的程度,堪比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是所有文体里最抽象的,最频繁使用比喻和象征这两个修辞手法的。所以对这首诗,我一开始没有疑问,我能够明白它想借由这些比喻所传达的含义,对人的鼓励。
但是最近几年,我在每次想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都忍不住脑子里冒起问号:啊生活吗?它咋欺骗人啊?生活为什么要骗人啊?How and why 啊???
命运会弄人,社会环境和主流意识会绑架人,家庭,学校,公司,各种机构恶集团,一切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有可能欺骗人。
可是生活本身怎么骗人呢?
它难道不是被骗的那个吗?
人被如上种种欺骗了,会过上一种被欺骗的生活:回首往事时,感受当下时,都悲哀地发现,自己从未过上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确切地知道,自己的生活被磋磨了,被掠夺了,被四面八方蚕食了。
人如何过上被欺骗的生活呢?
和其它人一样就行。
听话就行。
被动就行。
甚至可怕的是:努力就行。
很多时候,越努力,越投入,被欺骗地越深。
今年年初甘肃天水一家幼儿园发生幼童铅中毒的事件,我当时看到这条新闻里有一条评论是说:“恰恰是平常最听话的孩子,把幼儿园给的饭乖乖吃光的孩子,中毒最深。”
这简直是让人悚然的骗局。这个时候人再也不能拿比喻和文学欺骗自己: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是别的东西。
是没有食品安全的所谓“大环境”,是出了事情就掩盖的各级行政机构。更是那不可言说的东西。
人怎么会是被生活欺骗的呢?每件事都有确切的加害者,从来不是笼统的“生活”。
我前些天看到一个讨论是:为什么很多中年人身上一股“恨”感?
看到很多答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因为它们被这个社会欺骗了。
只要按部就班,就一定会被欺骗。
社会时钟就是吹蛇人的笛子,傀儡戏的钟鼓,缅北的来信。
越听时代的鼓点,泥足越深陷。
考试恋爱结婚生子考公考编,孝敬父母,响应二胎(甚至三胎),爱岗敬业,买车买房,入场A股……
人活一生能一直被骗,每步都被骗吗?
问得更残酷一些:人在年幼无知,身无长物的时候被骗了一二三步。之后第四步,依然受骗了,是谁的责任呢?
我觉得答案很复杂。
人活在一个社会环境里,想要丝毫不被骗是很难的:空气和水都会骗你,而你不能不吸空气不喝水。当然你可以买空气净化器,买净水机,可是这两者就难道不是一种新的骗局吗?你本来不需要它们的,所有被额外创造出来的需求都是骗局。
我在北京上大学时,经常冬天早上刷牙恶心干呕,我就去校医院看病,医生说是咽炎,我当场反驳:我这么年轻怎么可能有咽炎(因为我看电视里咽炎广告的主角都是老年人)。医生淡淡说了一句:“在北京生活,谁能没有咽炎?”
我当时恨意陡升,恨意是什么呢?你被骗了被害了,却无能为力,不知道能去找谁讨回正义。人在这种迷茫的时刻,只能有恨。
后来毕业工作,经常冬天窗外就是一副末日景象,走入末日一会儿就头疼不已。后来公司就通知雾霾实在太严重,员工可以居家办公。很多时候打工的痛苦程度是:希望明天能出点事,不用去公司。
可是在隔断间里头疼地吸雾霾,看窗外混沌的末日朋克风,让人更迷茫:不去公司的代价需要这么这么大吗?感觉活在左右掣肘的骗局里。
活在骗局里,就是和所有人活在同一辆往沼泽行驶的大巴车里。好多时候,你甚至得非常努力,才有上车的机会。又要在车上无数小推车的营销,蛊惑甚至强迫消费里保护住自己微薄的钱包,同时还得表现优异,获得在车里往前挪挪靠近窗户靠近车门的机会,还要头脑清醒,鼓足勇气,从车门或者车窗一跃而出。
跳出去了不一定是软着陆,好多时候还容易摔得半死。走在外面刮风下雨了,有些人又会无限怀念有盖的那辆车,怀念里面抽烟放屁挤来挤去的烟火气,再回到那辆大巴车里,往沼泽驶去。
然后在生活的某个时刻,再自怜地念起:
如果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我想,这是普希金和普希金(represent 3 brothers)子民的诗,不会是我的诗。
我尽量不欺骗生活
它约等于不欺骗自己
不得已的欺骗我只给过去的日子
未来我尽量不说:是我被骗了
没有被动,你知道的
我或许还会受骗,但不会一而再,再而三
我不假装没看见
我不假装没听见
我甚至不忘记,忘记是最顶级的假装
这是我对生活本身的诺言
我不再等待
不等待戈多,也不等待明天
真正的生活,就是今天
——我写给自己的诗,也写给同样愿意给予自己这样诺言的你。


救命啊,我读到“啊生活吗?它咋欺骗人啊?生活为什么要骗人啊?How and why 啊???”莫不谷的声音便在我的脑子里余音绕梁。被骗太容易了,甚至自己就是共犯,因为认知失调太痛苦了(当你明白眼前的苟且不重要,社会家人却又按头让你承认重要),在还未做出改变的那段时间里,你自己就可能和主流文化共同说服自己。Newsletter真好,每周都重新提醒我一下,每件事都有加害者,不要模糊它合理化它,不要受害者。(Ps: 今天收到新护照啦!换了头像和名字可能你们对不上我是谁了(因为我也想开substack啦),非常感谢你们的的陪伴才能走到今天